一、搭建虚假平台:诈骗分子会精心打造一个看似专业、高大上的投资理财平台,从界面设计到功能板块,都模仿正规的金融平台。这些平台通常会吹嘘自身与知名金融机构合作,展示虚假资质证书,同时称拥有专业的投资团队和独家的投资渠道,以此来骗取受害人的信任。
二、虚假宣传诱导:诈骗分子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虚假宣传,如在社交媒体、网络论坛、短视频平台等发布大量极具诱惑性的投资广告。宣传内容往往声称投资回报率极高,且毫无风险,短时间内就能让本金翻倍。同时,还会编造一些成功案例,抓住受害人眼球,让受害人误以为自己也能轻松获得巨额财富。
三、“专家”指导:诈骗分子为了增加可信度,会冒充投资专家、金融分析师等,通过下载共享屏幕软件采取线上直播、一对一指导等方式,为受害人提供投资理财建议。他们会使用一些专业术语,分析市场行情,让受害人觉得他们非常专业,从而对他们言听计从。
四、小额返利诱惑:在受害人投入小额资金后,诈骗分子会按照承诺给予一定的返利,让受害人尝到甜头,误以为找到了真正的投资赚钱之道。此时,受害人的警惕性会大大降低,诈骗分子则会继续鼓吹“稳赚不赔”“高额回报”的投资计划,诱导受害人进一步诱导投入更多资金。
五、限制提现:当受害人想要提现大额资金时,诈骗分子就会以各种理由设置障碍,如账户冻结、手续费不足、需要缴纳保证金等理由引导受害人继续充值,并称充值后可连本带利立即提现。直至受害人再次联系诈骗分子时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被对方拉黑,同时投资理财网站、APP也已无法登录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