遍布在杭州“三江两岸”的特色村落景区,如何从孤立地标变成黄金旅游线上关键节点?城市客流如何顺畅引入乡间田野?乡村分散资源,如何成为具有持续吸引力的文旅产品?
住一晚,包三餐,旅游专车接送,一天139元。这是建德市航头镇航川村“139民宿”的特色项目,也成为今年杭州交旅融合的创新实践。“139民宿”一经推出,便因其高性价比和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受到市场的关注。
根据客源分析数据,“游运”专线%来自杭州城区,上海、嘉兴游客占比22%,此外还有来自宁波、湖州等地的游客。这一数据印证了,该项目精准契合银发族对乡村度假的需求,“游运”专线不仅是一条交通线路,更成为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。值得关注的是,当地组建了“139乡宿联合体”,以航川村为核心,辐射带动周边村庄资源,实现从单点突破到区域联动的转变。
一条“游运”专线,不仅是一条交通线路,更是一条串联城乡、激活资源的共富动脉。
“‘三江两岸’沿线各景区、乡村节点之间缺乏便捷、高频次的交通接驳,各景区吸引力也有差异,游客难以根据兴趣自由组合行程,这导致游客停留时间短、重游率不高。”记者从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了解到,当前杭州正推进“三江两岸”乡村旅游交通线路建设,以“大环+小环”的形式,推动乡村从“散装”变“整装”的协同发展,实现专线班车、游船和绿道骑行等多种出行方式的无缝衔接。